当前位置:首页 > 校长论坛
新形势赋予老年大学的新使命 ——关于襄阳市创办全国一流老年大学的思考
湖北省襄阳市老年大学校长 刘德政
发布时间:2017-03-09 08:00:00来源:协会秘书处 编辑:王松浏览:3014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63号)明确指出,做好老干部工作,必须充分认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老干部工作的新使命,充分认清全面从严治党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准确把握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时”和“势”。老年教育是老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老干部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爱老敬老的重要体现。对于老年大学来说,同样需要审“时”度“势”,深刻认识新形势所赋予的新要求、新使命。

一、实践与发展,襄阳老年大学三十年历程回顾

襄阳老年大学创办于1986年,至今已整整3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组织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襄阳老年大学已发展成为有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省级示范校”和国家级老年大学先进学校。学校拥有23亩校园,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共开设9个系,21个专业,47个学科、208个教学班,33个艺术团,注册学员7938人,周上课学员13587人次。回顾办学历程,我们深深感到,学校能有今天,主要得益于“四大”办学方针的坚持和引领。

(一)坚持政治立校,把握办学根本方向。政治立校作为老年大学办学的基本前提,关系学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培养什么人、为谁服务的方向性问题,关系老年学员政治优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作用的发挥。因此,我们始终把坚持政治立校作为第一原则和总揽全局的指导思想。比如,在老年大学成立“市委老干部党校”,设立“老年大学党委”,主抓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以“文明、和谐”为校风;以“爱国、敬业”为教风,以“勤学、修德”为学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并内化为学员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二)坚持质量兴校,夯实办学生命之基。老年大学办学质量,主要体现在老年人素质的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有效提升。这些年,我们本着尊重老年人需要,尊重客观条件,尊重办学规律,设置了四大类型专业,即与时俱进型、传承文明型、健身愉悦型、陶冶情操型,具体有电脑、摄影、太极拳、书画、声乐、戏曲、舞美、书法等专业。这些门类适应和满足了老年朋友求知、求新需要和兴趣爱好,老年同志参学报名异常火爆。高质量的专业设置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襄阳老年大学的名声传唱开来,越来越成为老人们向往的地方。

(三)坚持人才强校,抓住办学关键所在。办好老年大学的关键在教师,有一流的人才,才会有一流的学校。这些年来,我们放开视野,选聘教师,大张旗鼓宣传教师,制度政策关心教师,具体实施了教师课酬费、教龄津贴奖、优质高效奖、特殊贡献奖等九项制度,真正实现了“尊师重教,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报酬留人”,构建了一支专业、敬业、学员热爱的教师队伍。

(四)坚持机制活校,激发办学动力之源。机制是构建一个单位运作机理、协调各方关系,促使正常运转的动力之源。襄阳市老年大学的成功实践和发展,就是得益于建立了一整套活校机制。比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推行了“五制管理法”,即考核考勤制、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制、跟班管理制、先进激励制。用制度管人,让流程管事,个个都有执行制度的职责,人人都生活在制度约束之中,从而使全校上下运转灵活、精简高效、成绩斐然。

二、机遇与挑战,充分认清老年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使命

随着老年教育作为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的新时代,老年教育正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老年教育巨大需求和老年教育资源有限供给之间形成落差,老年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相适应,老年教育总体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较差,办学水平不高,管理层次偏低等问题。老年大学必须深刻认识,全面把握当前老年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新挑战,自觉担负起历史与现实赋予的新使命。

(一)学习型社会构建和继续教育新延续,要求老年大学必须承担“终身教育”的新使命。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意思是鼓励人们每天都应该学习一点新知识,每月都应把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信息爆炸时代,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技术出现,我们如果不及时更新和学习,就会跟不上形势发展的步伐。只有坚持不懈、连续不断地求知好学,才能与时俱进。这一点对于老年同志尤其重要。老年人处于人生的末端,是时间的“贵族”,如不加以有效利用,就会将末端荒废。老年教育作为继续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拓宽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对老年人群和社会进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认真履行好老年人终身教育的职责,已成为老年大学责无旁贷的新使命。

(二)人口老龄化现状和老年教育文化属性,要求老年大学必须承担“文化养老”的新使命。中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2亿,占总人口的15%以上,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总量最多的国家。“银发浪潮”的提前到来,使得目前社会养老的需求和压力骤然加大。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养老需求已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了。文化养老已成为老年人需求的新形式、新内容、新模式,适应老年人这一心灵和情感需求,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已时不我待。而老年教育的文化属性和公益性质决定了老年教育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成分。从实践看,老年大学热门的专业学科主要为音乐、舞蹈、器乐、摄影、书画、诗词等,这些既满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又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体现了当代人文关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年教育具有大文化的根本属性,承担着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使命。

(三)社会矛盾问题凸显和老同志的优势社会作用,要求老年大学必须承担传播 “正能量”的新使命。习总书记在全国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会上指出:“要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组织引导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我国改革正处在深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整体呈现出利益格局多元化、政治诉求异端化、思想意识复杂化、行为方式个性化的趋势。面对新形势,老年大学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承担起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新使命。把老干部这一宝贵财富挖掘好、组织好、引导好、发挥好,充分尊重老同志为社会转型发展继续贡献力量的真诚愿望,主动搭建平台,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这既是老年大学必须承担的新使命,也是老年教育工作创新转型发展的新方向。

(四)中国特色老年教育理论体系和老年教育规范化建设目标,要求老年大学必须承担“理论创新”的新使命。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前进的目标。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头脑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的进步,才有事业上的进步;只有理论上的跨越,才有行动上的跨越。建设中国特色老年教育体系,已势在必行;实现老年教育规范化目标,已势在必行;深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创新,已势在必行。老年大学必须立足实践的新发展,不断进行新的理论探索;不断丰富和拓展理论研究空间;不断寻求办好老年大学的新路子、新方法、新经验,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做到立言、立论、立策、立行。

三、改革与创新,奋力书写襄阳老年大学发展新篇章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襄阳老年大学务必脚踏实地,永不懈怠,坚持做到“五个”同步推进。

(一)坚持高点定位与亮点凸显同步推进。高点定位就是“全国有位,全省领先,市级一流,真正像样”。坚定不移地把握政治立校方向;坚定不移地提升教学质量;坚定不移地推进党的建设。亮点凸显就是突出党的建设,突出品牌打造,突出改革创新。特别是在党建上,着力抓好组织体系、党纪党规、思想教育“三个”全覆盖,在学校深入开展“做合格党员 树长者风范”和“离岗不离党  弘扬正能量”的主题教育活动。每月组织开展“上党课、过党日、升国旗、唱国歌、树风范”五项活动,坚持每天课前5分钟时事政治广播,让学员怀大局、知大事、明大势、抓践行。真正在敢于立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美好向往中弘扬正能量;在助推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弘扬正能量;在传承优良作风示范影响中弘扬正能量;在构建和谐社会创新实践中弘扬正能量。

(二)坚持规模扩张与内涵挖潜同步推进。在规模扩张上,最大程度的扩大参学面,满足老同志的需求。全市老同志达80多万人,老干部近6万人,与现有在校学员人数相比,参学的比例还很低,要尽快使这一比例关系达到合理的区间。在内涵挖潜上,最大程度盘活现有资源。向质量、向内涵、向机制要效益,不断提高入学率、听课率、巩固率、满意率。

(三)坚持教学现代化与管理规范化同步推进。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设置是基础,教学装备是前提,管理规范是关键。为此,我们将按照专业设置科学化、教学装备现代化、教学管理规范化的“三化”目标。努力做到三个相适应:一是在专业设置上尽量与老同志需求相适应,将康乐型、休闲型、时尚型、实用型融为一体,很接地气,很受欢迎;二是在教学装备上尽量与教学需求相适应,做到逐门(学科)有计划,逐年有改进,逐步有提升,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完善;三是在教育管理上尽量与校情、实情相适应,实行统一规范,分类规范,逐步规范。真正做到教学计划进学期,教学大纲进教材,教学要求进课堂,彻底改变少数教师心中无计划,讲课信天游的现象。

(四)坚持校园文化提升与校外文化拓展同步推进。搞活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把教与学、乐与为、言与行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员、学会、社团作用,积极融入于服务于地方中心工作和经济文化建设,结合全国、省、市重大活动、节庆日等组织学员下社区、到农村、去监狱、进企业,用手、用笔、用镜头、用歌舞,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坚持每年举办全市老干部(老年人)运动会、先进事迹报告会、思想教育交流会、诗歌会、音乐会、红歌会、京剧票友会。坚持每年组织开展“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摄影展、书画展、最美老师风采展、最佳学员形象展等活动。

(五)坚持业务锤炼与队伍打造同步推进。

建设一个开明务实的领导班子是兴教兴校的关键。班子每位成员都要做到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激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真正树立不来谋利,而来谋事;不来守业,而来创业;不来养老,而来敬老的思想境界。真正建设一个懂政治、懂教育、懂老年、懂责任的领导集体。锤炼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兴教兴校的根本。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教师人才库;大力实施“四名”工程,即:名师、名课、名科、名专业。做到师德为先、师才服众、师绩公认、师彩照人。进一步完善《襄阳市老年大学教师聘用和管理办法》;坚持每天进行教学检查和情况分析;每月组织一次教师教学互评;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教学测评,每半年召开两次教师培训会。扎实开展争创名师、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激发教师热情。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工作团队是兴教兴校的保障。按照四个新常态和从严治党要求,学校在全体干部职工中着力强化“与时俱进、为人师表、敬业奉献、精诚团结”四个特质建设。健全完善机关管理、办文办会、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48项规章制度,努力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着力培养一支有爱心、有忠心、有热心,以校为家、以岗为荣、以公为重的服务团队。

习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把襄阳老年大学打造成为“一个基地,五个中心”:即教、学、研为一体的老年教育基地,中老年人“四个全面战略”教育中心、中老年人学习活动中心、中老年人教育科研中心、中老年人文化传播交流中心、中老年人延年益寿康乐中心,使襄阳市老年大学真正成为青春复苏的家园、爱心交汇的乐土、才华展示的平台、老年人向往的福地。

分享到: